中山中文

:::
王 汎森(中研院院士)
榮譽講座教授
姓名 王 汎森(中研院院士)
電子郵件 fanshen@asihp.net
職稱 榮譽講座教授
研究專長 明清及近代思想史、文化史(聘期112.2.1-115.1.31)
年度 論文名稱
2022 “The unstable layer of Confucian culture”--Several thought on “modern local history,”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15.3 (2022): 177-196.
2022 〈嘉道咸思想界的若干觀察〉,《思想史》(清中晚期學術思想專號)11:5-77
2021 〈宋明理學與近代中國的政治行動〉,《思想史》10 (2021.11):5-46
2021 〈跨學科的思想史——以「廢科舉」的討論為例〉,《復旦學報》(社會科學版)2021.2:51-60
2021 “The Modern Chinese “Utopian Impulse” and the Datongshu,” Oriens Extremus (Wiesbaden: Kommissionverlag O. Harrasowitz) 58 (2021): 57-91.
2020 〈俞樾〈病中囈語〉詩的一種新解釋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34 (2020.12)
2020 〈陳寅恪的詩史解釋——以《柳如是別傳》及《論再生緣》胡適眉批本為例的討論〉,《北京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57.4 (2020.7)
2019 〈啟蒙是連續的嗎?——從晚清到五四〉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9.5 (2019.10):5-20
2018 〈反主義的思想言論―後五四政治思維的分裂〉,《東亞觀念史集刊》14 (2018.6):3-31。另收入〈反主義的思想家:後五四思維的分裂〉,《知識分子論叢》(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)第17輯(五四專號)
2017 〈從哲學史到思想史——胡適的英文《中國思想史》大綱草稿〉,《四川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2017.3:5-13
2015 〈「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層」——對「地方的近代史」的若干思考〉,《近代史研究》6 (2015.6):123-137
2013 〈「主義時代」的來臨——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〉,《東亞觀念史集刊》4 (2013):3-88
2013 〈「煩悶」的本質是什麼——「主義」與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〉,《思想史》創刊號 (2013):85-137
2013 〈近世中國焚書或反印刷言論的若干斷想〉,《古今論衡》25 (2013.11):121-130
2013 〈《明夷待訪錄》〈題辭〉中的十二運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84.3 (2013.9):527-555
2011 〈時代關懷與歷史解釋〉,《古今論衡》23 (2011.12):3-18
2008 〈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——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〉,《新史學》19.2 (2008.6):1-46
2008 〈清代儒者的全神堂——《國史儒林傳》與道光年間顧祠祭的成立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79.1 (2008.3):63-93
2006 〈錢穆與民國學風〉,《燕京學報》新21 (2006):1-35
2005 〈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: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〉,《歷史研究》(北京)2005.2:59-74
2003 〈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〉,《新史學》14.4 (2003.12):177-194
2002 〈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〉,《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》56 (2002):1-28
1998 〈世變與歷史思考〉,收入蔣宜芳記錄,「世變中的文學世界」系列座談會之一,「世變與文變——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」,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》(世變中的文學世界專輯I) 8.4 (1998):14-20
1998 〈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9.3 (1998.9):557-587
1998 〈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——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9.2 (1998.6):245-294
1998 〈明末清初儒學的宗教化——以許三禮的告天之學為例〉,《新史學》9.2 (1998.6):89-123
1998 〈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:以日本因素為例〉,《二十一世紀》45 (1998):47-54
1998 〈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〉,《當代》125 (1998):110-129
1997 〈潘平格與清初思想界〉,《亞洲研究》23 (1997):224-268
1997 〈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: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〉,《學人》12 (1997):1-28
1997 〈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兩種危機〉,《當代》123 (1997):44-63
1997 〈清初的講經會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8.3 (1997.19):503-588
1997 〈清初思想趨向與《劉子節要》——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8.2 (1997.6):417-448
1997 〈明末清初思想中之「宗旨」〉,《大陸雜誌》94.4 (1997):1-4
1997 〈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——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〉,《新史學》8.2 (1997.6):93-132
1996 〈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:以章太炎為例〉,《思與言》34.3 (1996):1-18
1996 〈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〉,《漢學研究》14.1 (1996):177-193
1995 〈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〉,《清華學報》25.4 (1995):325-343
1995 〈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——豐坊與《大學》石經〉,《新史學》6.4 (1995.12):1-20
1995 “The ‘Daring Fool’ Feng Fang (1500-1570) and His Ink Rubbing of the Stone-Inscribed Great Learning,” Ming Studies 35 (1995): 74-91.
1995 〈讀傅斯年檔案札記〉,《當代》116 (1995):30-53
1995 〈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運動〉,《大陸雜誌》90.6 (1995):1-9
1995 〈邵懿辰 (1810-1861) 與清季思想的激烈化〉,《大陸雜誌》90.3 (1995):1-8
1994 〈道咸年間民間性儒家學派——太谷學派研究的回顧〉,《新史學》5.4 (1994.12):141-162
1994 〈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5.2 (1994.6):333-372
1993 〈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63.3 (1993.9):679-712
1993 Fu Ssu-nien: the Latter Days of a May Fourth Youth,”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6.1 (1993): 5-53.
年度 書名
2022 〈近世中國的自我形象〉,收入黎志剛、潘光哲編輯,《經世與實業: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》, 頁8-21, 臺北:秀威資訊
2020 《啟蒙是連續的嗎?》, 香港: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
2020 《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》,「余紀忠先生紀念講座」, 中壢:中央大學出版中心
2017 《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》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15 〈中國近代思想中的「未來」〉,收入方維規主編,《思想與方法: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》, 頁5-22, 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
2014 《執拗的低音: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》, 臺北:允晨文化實業公司,2014.3;北京:三聯書店,2014.1
2013 《權力的毛細管作用:清代的思想、學術與心態》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13 《傅斯年: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》, 北京:三聯書店;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12 〈清初「禮治社會」思想的形成〉,收入陳弱水主編,《中國史新論.思想史分冊》, 頁353-392, 臺北:中央研究院‧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12 〈道、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現象——禁書復出及其意義〉,《中國史新論.思想史分冊》, 頁415-450, 臺北:中央研究院‧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11 〈時間感、歷史觀、思想與社會: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〉,收入陳永發主編,《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》, 頁369-394, 臺北:允晨文化實業公司
2011 〈對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考察〉,收入邵東方、夏中義編,《王元化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》, 頁34-40, 上海:上海文藝出版社
2010 《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》, 香港: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,2008;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0
2009 〈程廷祚與程雲莊——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個研究〉,收入田浩編,《文化與歷史的追索——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》, 頁245-271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09 〈「主義」與「學問」:192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〉,收入許紀霖主編,《啟蒙的遺產與反思》, 頁221-255, 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
2007 〈從「新民」到「新人」——近代思想中有關「自我」的幾個問題〉,收入氏編,《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——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》, 頁171-200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06 〈重讀傅斯年先生《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旨趣》〉,收入布占祥、馬亮寬主編,《傅斯年與中國文化:「傅斯年與中國文化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 頁31-40, 天津:天津古籍出版社
2004 《晚明清初思想十論》, 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
2004 〈歷史研究的新視野:重讀「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」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》, 頁161-176, 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
2003 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》, 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1;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2003
2002 〈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——不入城、不赴講會、不結社〉,收入周質平、Willard J. Peterson編,《國史浮海開新錄: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》, 頁367-418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2001 〈民國史學中的新派及其批評者〉,收入羅志田主編,《20世紀的中國:學術與社會.史學卷》, 頁31-130, 濟南:山東人民出版社
2000 Fu Ssu-nien: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,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
2000 〈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〉,《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》, 頁125-146, 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
1999 〈思潮與社會條件〉,收入余英時等著,《五四新論:既非文藝復興‧亦非啟蒙運動》, 頁103-143, 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
1998 〈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〉,收入郝延平、魏秀梅主編,《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: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》, 頁69-81, 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
1989 〈從傳統到反傳統——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〉,收入周陽山主編,《從五四到新五四》, 頁242-267, 臺北:時報文化出版公司
1987 《古史辨運動的興起》, 臺北:允晨文化實業公司
1985 《章太炎的思想》, 臺北:時報文化出版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