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中文

:::
標題:
孔廣森《公羊通義》的解經路線與關鍵主張
作者:
楊濟襄
作者說明:
內文:
孔廣森(顨軒)乃有清以來第一位對於《春秋公羊傳》提出專著者,其代表著作《公羊通義》,卻被梁啟超、皮錫瑞等人視為清代公羊學的「異議」。
經由本文仔細分析,透過對孔廣森春秋學關鍵論題的掌握,得知孔廣森的治經方法傾向於西漢董仲舒,其所以仰慕鄭玄,志通古學,事實上與不同意何休對《公羊傳》的闡釋有極大關係。本文深入孔廣森公羊論題的核心,剖析他與何休解經路線之同異,發現顨軒之「三科九旨」新論,完全凝練於西漢董仲舒對於《春秋》義法的主張;若因孔廣森在何休科旨舊說之外,另立「三科九旨」新義,而指責他「不明家法,治今文學者不宗之」,那麼,以何休《解詁》為大纛的清代公羊學,在公羊學內部的方法論上(包括董、何之異,鄭、何之辯等議題),就有重新檢視之必要。極度推崇董仲舒「《春秋》無達辭」的孔廣森,並非以突破今文家法為職志,顨軒之所以既治《公羊》又心儀鄭玄,其根本糾結處,是嚮往「通學」的治經態度──稟承漢學家「通經學古」的傳統,致使他追循西漢董仲舒「會通三傳以解《春秋》」,終而回歸《公羊》經學義趨的解經途徑。
本文除了以公羊學內部理論從事釋經途徑之省視,更兼及兩漢章句學風、以及漢代古學在清中葉以後之復甦為考察對象,透過本文之研究,既可真實理解聖人哲裔──孔廣森之公羊學主張,亦能對顨軒在清代公羊學史的地位,有更加持平的看法。
關鍵詞:孔廣森、三科九旨、王魯、何休、董仲舒、公羊學、春秋